社会创业家跨界参访 | 2023年第一期:可持续的商业创新
2023-10-09


2023 年 6 月中旬,银杏基金会联合商业生态组织了 2023 年第一期社会创业家跨界参访——“可持续的商业创新”参访与共学计划。15 位来自不同议题领域的社会创业家参访了位于上海的领先商业组织,与商业组织、公益多元责任相关方相互交流,并在可持续商业、 社会创新、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议题领域进行学习与对话。


一起回顾这场参访共学之旅吧



参访企业


第①站·巴斯夫@碳博会

化学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  巴斯夫大中国区企业传播部营销传播高级经理茅昱在展台区为伙伴介绍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致力于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在碳博会展厅,巴斯夫向责任相关方们展示其在气候变化下的真实行动,分享企业如何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自身、上下游和不同行业进行碳减排。

作为企业,巴斯夫意识到公众与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创新对于工业碳减排是非常重要的,而可持续发展是扎根于生活的。巴斯夫分享了与社会大众和公益伙伴定期对话的实践,让更多人了解化工行业,消除彼此之间不了解的误区,达成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共识。他们走入社区进行科普教育,帮助社区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环保理念与气候保护的考量。

 //  社会创业家伙伴与巴斯夫伙伴工作坊讨论场景

在随后的工作坊环节,来自巴斯夫、社会与环境机构、基金会等不同领域的伙伴们共同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从理清不同责任相关方以及相互可能的合作方式,到关键人物在推动社会创新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同背景的伙伴们分享了个人在工作中的相关经历,彼此寻找启发和共通性。

巴斯夫的企业理念,对化学充满热情和信心,通过技术创新应对挑战,让化学创新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价值。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参访者。

第②站·之禾

让自然与可持续成为一种生活美学


 //  之禾品牌大客户经理王琼介绍本季由可循环物料制作的大树

走入漕河泾工业园区中的之禾旗舰店,映入眼帘的是一棵以再利用竹子材料为树干、回收旧毛巾经环保染色成为草坪的可循环物料制作的大树。这样的店铺陈设展现了之禾希望把可持续的理念尽可能用到店铺相关的所有场景,所有的陈设也全方位考量使用者的舒适体验。

作为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ICICLE之禾第一家以生活方式为理念和顾客对话的店铺,这座空间包含了全品类的服装店、书店、艺术空间和餐厅。作为倡导生活美学的空间,也会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展览,为园区与周边的居民提供文化艺术生活的去处。

 //  伙伴们与之禾代表对话

ICCF之禾卡纷集团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是融入品牌根基的,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开发、制造、销售和消费者体验的全业务链视角,寻求品牌发展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共生。秉承“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基础,ICICLE之禾以天然材质为主要原料,以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采用简洁的设计,多方位考量用户使用舒适度,打造物尽其用的产品。集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取自中国古老哲学思想,在商业工业化社会中转化成不同的体现,希望从“敬天”“惜物”“爱人”三个维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
 
之禾的分享和参观的空间激发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社会创业家们的思考。如何去理解高端服饰的品牌价值和创新商业模式?漕河泾工业园区位于虹桥镇,在过去缺乏一定的公共文化空间,而之禾这座多功能的生活美学空间,打开了与周边社区发生对话的窗口,并运用品牌的力量支持文化发展和公众的艺术生活,也为大众提供了深入地体验品牌价值的机会,创造了一种商业创新模式的可能性。

第③站·英特飞

超越净零,走向负碳未来



 //  伙伴们观看纪录片《Beyond Zero》

英特飞成立于1973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模块地毯设计与生产商,他们创新性地利用回收废旧渔网,打造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地毯产品,引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伙伴们一同观看了纪录片《Beyond Zero》,了解英特飞商业转型背后的故事。作为一家打造了革新性模块地毯的公司,商业初始90%的产品原材料来自石油。直到一个意外的契机,创始人Ray Anderson开始思考企业能在环保方面做一些什么,于是大刀阔斧开始了企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少不了波动和起伏,也曾遭遇过市场的质疑。《Beyond Zero》带领伙伴们见证了一家位于可持续发展前沿的企业所面对的挑战,正是这些挑战和难题,促使英特飞的先行者们进行了实践创新。对比1994年,英特飞在2021年减少了自身生产碳排放的96%。现在,他们提出了更有雄心的目标,希望在2040年成为一个负碳的企业,逆转全球变暖。未来,具体的路径和步骤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但是英特飞乐于尝试和创新,联动上下游发挥更多价值,助力改变全球气候危机现状。

 //  英特飞北亚区产品经理施瑾雯介绍企业碳中和目标实现后的气候行动

英特飞在可持续商业的革新也让伙伴们受到了触动,对其精神感到敬佩,充分的跨界交流也激发出与公益合作的想象。由价值观驱动的向善理念,会让志同道合的人们聚在一起,共同推动改变。可持续商业的未来,相信就像纪录片中所说的,“企业和工业带领革命的力量是巨大的,而这取决于你是否愿意。”

第④站·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多元化高新园区

公益发展和社会创新的孵化器


 //  伙伴们参观ET空间

紫竹高新区作为我国唯一民营的国家级高新区,由政府、民营企业和大学共建,多元化的参与构成了园区的基因。紫竹园区容纳了4000多家入驻企业,不仅有跨国企业、国有企业,也是不少小微企业的孵化器。高新区以信息软件、数字视听、生命科学、智能制造、航空电子、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六大类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吸引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风险投资公司及高科技制造企业入驻。同时,地理上毗邻优秀的高校资源和基础教育资源,也为其输入了大量的未来创新人才。“留住人才、留住家庭”便成为紫竹持续性地发展的侧重点,他们不仅扶持大量的青年人才进行创新实践,也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

紫江集团一直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如紫江企业集团纸包装业务线创新性地研发了可降解可回收的水性涂层纸杯。中餐外卖餐盒作为塑料垃圾的一大来源难以回收、但使用量巨大,紫丹结合了中餐高油、热汤的食物特性,研发出了一种塑料和纸张结合的材料,同比普通塑料餐盒减少了23.04%碳排放。

紫江基金会则致力于为公益发展和社会创新提供资源和支持。在基金会“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让公益成为生活方式的愿景逐步清晰后,基金会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包括服务好行业生态,与周边高校华师大合作公益育人项目等等,如紫竹社会责任联盟、紫竹可持续实验室、TEDx紫竹等。未来,一套适用于紫竹高新区的可持续行动指南也将影响更多的当地参与者,加入积极的可持续行动。

 //  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项目经理在进行介绍

随后的工作坊环节,伙伴们就“共创可持续商业与可持续消费”展开了探讨。伙伴们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思考,从园区角度来说,多元企业和相关方参与共治时,就需要社会共识和纽带来打造“园区命运共同体”,在紫竹高新区的实践中让我们看到园区作为这种“纽带”的重要枢纽作用。



总结工作坊



聚成一张推动社会变革和创新实践的网

三天的跨界参访不仅给社会创业家们带来了知识领域的拓宽、商业创新的学习,也提升了社会公益伙伴间彼此的连接,让大家充满了启发、思考。
 
伙伴们借由在明信片上画下的“让自己印象深刻或者打动自己的一个场景”,分享了在参访过程中留下的印象点和感触,由于大家背景和专业领域的不同,思考的视角也很多元。


每一个个人、企业、企业代表,都是一个小点,这些小点通过一些平台连成了串联的线,从而结成一个网络,而彼此之间的交错和连接让这个结成的网愈加结实。

每个人的视野和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在看到不同角度的时候达成一定的合作。我自己在国际的基金会工作,能够切身感受到近年来纸面上的工作变多了,很多好的项目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落地,未来30年的效率可能会越来越低,感觉不是很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更需要伙伴们手牵手,找到可以合作的地方,共同把好的想法落地。

做可持续发展要有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感觉,也要有一个协作体,才能把事情做好。同时,一些善良的东西需要唤醒人的良知,当良知被唤醒,很多东西自发地运转就会变得非常美好。

连接本身是带来力量的,自己前15年和基金会合作,近几年和政府合作,好像懂得了相关的游戏规则。对于企业,主观感觉是不错的路径,但是自己其实对于与企业的沟通完全不懂,这次是来寻找灵感,未来一定是社会+政府+企业的联动、共创、协同的治理结构,才是稳定、安全和可持续的。


跨界参访活动圆满结束了,对于社会创业家伙伴们却是一个新的开始,无论是灵感的启发,还是思想的碰撞,连接都在慢慢建立,悄然地形成一张推动社会变革和创新实践的网。


参访伙伴与企业合影



左右滑动查看社会创业家们参访合影



12

商业生态

 

自 2009 年以来,商业生态始终活跃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长期关注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垃圾分类、生态时尚、塑料回收与再生、CSR(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创新等前沿议题。


照片:商业生态
撰稿:商业生态
编辑:家 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