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银杏伙伴拟入选者名单公示
2025-10-11
图片
上图为本文封面,文字为:2025届银杏伙伴拟入选者名单公示

2025年银杏伙伴成长计划纳新工作启动后,共有94位申请人通过了资格初审。同时,我们综合评估了2021年至2024年候选人库中的44位往届申请人。经过初步考察、实地考察和认真评估,最终确定22位候选人进入终评审会。

10月10日至10月11日,我们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终评审会。经过评审委员的一对一面谈与集体合议,最终遴选出17位拟入选者。这17位拟入选者将进入20天的公示期。公示期满并复核确认资格后,他们将正式成为银杏伙伴。

如您对公示期名单内的拟入选者在诚信、合法合规、性不正当行为、财务等相关问题上持有异议,请于 2025年10月30日24:00前,以实名方式将反馈意见发送至:apply@ginkgofoundation.org。我们承诺将对您的反馈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认真核查。


北京市银杏公益基金会

银杏伙伴社群纳新工作组

2025年10月11日


进入公示期的2025届银杏伙伴拟入选者信息如下:

(下文照片由拟入选者个人提供)

01

图片

池晓
钥匙玩校、好奇学习社区
创始人

学生时代,池晓对教育问题有诸多思考——他看到同龄人的创造力被工业化教育磨灭,也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陷入休学抑郁的深渊。2013年大学毕业后,池晓加入公益教育领域,从“做中学”,希望换一个视角学习教育。2015年,他创办“钥匙玩校”夏令营,结合游戏和教育,让教育更好玩,让更多的孩子在创造中寻找自己,在玩耍中爱上学习;2016年,池晓创办了好奇学习社区,希望探索基于通识教育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为中国孩子提供另一种教育选项。池晓在持续推动创造更多好玩的教育可能的实践,支持更多孩子通过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普及教育常识。



02

图片

高卉
郑州市金水区大有启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创始人、总干事

高卉在2010年进入公益领域,曾在慈善会、基金会等机构任职。2021年,高卉发起成立郑州市金水区大有启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前期聚焦区域行业能力提升,通过枢纽实践促进资源协同与共识构建;此后调整为“以促进孤困儿童的区域联合行动为目标,探索以议题为核心的区域网络联合实践。”高卉推动大有启行通过支持河南省内一线服务机构强化服务伦理与提升服务能力,为服务区域内孤困儿童带来良性、优质和持久的公益支持,覆盖河南10地市20个县区,通过联合执行、能力建设和启行学社等公益教育项目,为近500名孤困儿童提供综合支持。


03

图片

高瑞睿
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
秘书长


2009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环保公益领域从业16年,环境督导师。高瑞睿自小喜欢自然,大学期间加入环保社团,以及绿色龙江(现机构前身)。2014年起任机构负责人,设计并联合发起“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并执行至今,以大马哈鱼为切入点关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渔业,2019年该项目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先锋奖。2024年,高瑞睿推动发起“让渔民过上更美好生活”项目,支持渔民社区进行渔旅结合可持续发展探索。




04

图片

关步杨
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
理事、秘书长

2007年,在西南政法大学与几名同学一同创办了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从此与公益及志愿者事业结缘。2009年,他以实习生身份加入网易,并在其后的12年任职于网易的教育业务部门。在12年的教育行业工作经验积累下,他对于“从儿童教育需求出发的教育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有了自己的见解,并决心投身教育公益组织。2022年,关步杨加入麦田,并在三年时间内带领组织在项目产品迭代、可持续资源整合、专职团队管理、志愿者团队建设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效。


05

图片

海军
银川市兴庆区见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秘书长

海军,出生于宁夏南部山区的90后,大学期间因看到家乡孩子的教育困境便萌生了为家乡孩子做点事的念头,回校后创办支教社团组织支教,毕业后创办公益组织服务乡村儿童。2020年开始聚焦乡村儿童阅读,发现乡村儿童阅读面临优质阅读资源匮乏且不可持续的根本挑战,于是创新性地将“乡村公益图书馆与小卖部结合”,打造具备自造血能力的乡村儿童阅读空间,构建一个具备可持续运营与发展的儿童阅读支持体系。


06

图片

李飞
绿行太行 执行主任

2012年底返回河北后,开始注意到家乡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带来改变的,社会环境治理需要更多公众的参与。2015 年 6 月入职石家庄民间环保组织法树信息咨询中心,2016 年初在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创办绿行太行,2018 年4月成为劲草伙伴。2020年至今率领团队聚焦钢铁行业减污降碳,探索跨区域跨行业协作应对环境问题的工作,成功在超低排放、产能管控和低碳转型等钢铁行业目前面临的重要议题中实现多利益相关方良性互动,达成公众参与的突破。


07

图片

李一方
飞鸟与鸣虫农场
创始人

2006年硕士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环境政策专业。在辞职成为农民之前,具有十余年国际组织项目管理和新闻发言人经验,所主持的项目曾有上万篇国内外媒体报道,个人纪录片在数个电视台播出。2018年,李一方带领由海归女硕士组成的创业团队,来到密云,与金叵罗村农民合作社携手创建飞鸟与鸣虫农场。飞鸟与鸣虫是北京首家以食农教育为核心的有机农场,产生的收益与农民分红。以环保零碳的方式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构建有活力、有幸福感的乡村社区,是飞鸟与鸣虫的使命。


08

图片

刘纪(清昭)
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创始人、主任
烟台爱力罕见病公益中心创始人、理事长

刘纪(清昭)在26岁时确诊重症肌无力。病前曾在媒体工作,患病后从事自由撰稿,并开始参与和发起网络公益活动。2006年起开始策划重症肌无力社群活动,曾2次进ICU,2009年因社会救助重获新生,后发起“重症肌无力患者感恩文字工作室”,带领10余名病友通过写作就业。2012年发起中国重症肌无力关爱协会,2013年与病友共同创办全国首个专门帮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公益组织,任负责人,带领团队累计服务帮助患者1.8万余名。2021年再次创办烟台爱力罕见病公益中心,将服务经验拓展至更大的患者群体。


09

图片

彭志辉
武汉市东西湖区毛毛虫儿童阅读指导中心
理事长、负责人

彭志辉出生于湖南偏远乡村,自小爱阅读,并因受益于阅读走出乡村成为省城长沙的小学语文老师。教学中,她努力引导班级学生阅读,助力其成绩与素养双提升,2013年转型为专职阅读教师,助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2014 年,受人才引进至武汉东西湖区后,组建区域第一个儿童阅读推广名师工作室,2017年注册创建武汉市东西湖区毛毛虫儿童阅读指导中心,带领团队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合力开展儿童阅读公益推广活动。机构定位为一家专业从事儿童阅读研究及推广的民非,主要帮助0-12岁儿童特别留守、流动儿童阅读习惯养成,业务活动包括书香校园营造、亲子阅读引导、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等,助力儿童在最美的童年亲近好书,爱上阅读。



10

图片

王丽伟
成都高新区原点力行社会发展中心
机构负责人

本科学理,硕士转教育学。2014年进入教育公益行业,曾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参与农村教育相关工作,主要进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支持与倡导。2020年发起原点乡村学校计划项目,主张回到原点思考乡村教育问题,带着教育创新的思维推动教育公平,用专业的行动支持乡村学校进行系统改良,让乡村儿童在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中绽放应有的生命力和学习力。项目当前致力于探索社会组织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进行整体改良的行动模式,呼吁“保留和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11

图片

王南
浙江省念响回廊公益服务中心
主任

自2009年起开展教育公益工作,先后在内蒙古、北京支教,深度参与公益组织为中国而教“未来教育家”项目的创立,并担任教育发展总监;在浙江省致朴公益基金会担任项目总监。长期赋能乡村教师。2022年起,发起“育见”社区教育计划,致力于让社区教育行动者更有力量,推动更多乡村儿童获得高质量的社区教育。项目实施以来,已经支持了94名来自19个省/自治区的社区教育行动者。



12

图片

熊亚洲
广州市天河区广天社区服务与研究中心
总干事

熊亚洲出生于80年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流动儿童”,大学时代开始参与流动儿童公益服务。长期扎根流动人口社区从事社区发展工作,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及家庭融入社区,融入城市。2024年开始开展流动人口议题领域的支持性工作,帮助更多的草根公益伙伴更好地开展服务,惠及更多流动人口群体。


13

图片

阎璐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
创始人、执行主任

阎璐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小猿专家组联合副主席,中国灵长类学分会理事,拥有16年一线保护项目管理和执行经验,致力于长臂猿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研究,注重科学研究和社区传统知识结合的工作方法。曾担任FFI中国灵长类保护项目负责人8年,策划和管理保护项目20多个,涉及10种受威胁灵长类。2015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云山保护,任机构执行主任。云山保护以长臂猿等旗舰物种为突破口,实现保护我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团队通过科学研究、科普宣教、推动当地社区成为保护的主要行动者,通过赋能把保护领导力带回社区。这些成果进而为政府的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的保护方法试点、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及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能力提升。阎璐期待带领云山保护团队为中国的濒危物种社区保护探索出新模式,向国内外的公众和媒体讲述中国特色的社区保护故事。



14

图片

杨洁
北京归元健康服务发展中心
发起人、主任

杨洁曾从事金融行业,2019年因家人罹患癌症转型投身安宁疗护事业。2021年,杨洁联合发起归元缓和(机构全称为北京归元健康服务发展中心),专注安宁疗护与生命教育。杨洁带领团队在医疗、教培、研究、倡导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推动安宁疗护标准化与人才培育,构建"医院-社区-居家"三级服务网络,为终末期患者及家庭提供身、心、社、灵全人照护,累计服务2194个家庭(截至2025年上半年)。



15

图片

臧婧
上海方德瑞信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
副理事长、主任

臧婧从草根组织的筹款义工起步,于2012年全职转型公益行业。十余年来,虽历经角色转变——从互联网公益筹款人,到基金会筹款领导者,再到筹款平台负责人、筹款行业的建设者,自我认同始终清晰:“公益筹款人”。2023年告别互联网大厂、迎难而上,接棒筹款行业基础设施组织“方德瑞信”、出任副理事长兼主任,专注于推动筹款行业的系统化发展:包括行业倡导、知识生产与赋能、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臧婧持续关注筹款人的压力、困境与需求,探索可持续的本土化筹款实践,并积极重组团队、投身二次创业,以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理念及企业运营手法,重塑机构战略、业务路径与行业形象。


16

图片

张翰敏
大理市蓝续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大理市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 副主任

张翰敏,云南大理白族人。从小珍爱白族千百年来沉积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智慧。2012年,返回家乡创办了蓝续,与父老乡亲携手深耕家乡,以白族扎染为媒,通过非遗赋能、手艺新生、乡土教育等,开启对中国传统手艺价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致力于中国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张翰敏希望以扎染为媒,成为传统手艺和当代美学的连接者,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和可持续生活的实践者;蓝续使命是成为中国传统手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连接传统艺术和现代美学的桥梁,传递绿色、健康、分享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并分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智慧。



17

图片

周燕
宁远县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
创始人、主理人

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周燕和先生在回到宁远县山区的故乡大元村,她被乡村的现状所戳痛,决心以社区艺术为工具,陪伴并助力孩子们成长。2019年,她正式推动成立了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10年来大元社扎根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大元村等4个乡村,致力于通过艺术教育与活动,创造人与人、人与环境的深度连接,打通“自然+生活+生命教育”的通道,激发个体潜能与社区内生力量。她创立的大元社积极探索“艺术赋能社区”模式,开创“选调生+主理人+艺术社群”可持续机制,已服务超14万名乡村儿童,有效吸引多方资源投入,形成广泛社会影响。


银杏叶.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