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银杏伙伴成长计划纳新工作启动后,共有94位申请人通过了资格初审。同时,我们综合评估了2021年至2024年候选人库中的44位往届申请人。经过初步考察、实地考察和认真评估,最终确定22位候选人进入终评审会。
10月10日至10月11日,我们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终评审会。经过评审委员的一对一面谈与集体合议,最终遴选出17位拟入选者。这17位拟入选者将进入20天的公示期。公示期满并复核确认资格后,他们将正式成为银杏伙伴。
如您对公示期名单内的拟入选者在诚信、合法合规、性不正当行为、财务等相关问题上持有异议,请于 2025年10月30日24:00前,以实名方式将反馈意见发送至:apply@ginkgofoundation.org。我们承诺将对您的反馈予以高度重视,并进行认真核查。
北京市银杏公益基金会
银杏伙伴社群纳新工作组
2025年10月11日

学生时代,池晓对教育问题有诸多思考——他看到同龄人的创造力被工业化教育磨灭,也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陷入休学抑郁的深渊。2013年大学毕业后,池晓加入公益教育领域,从“做中学”,希望换一个视角学习教育。2015年,他创办“钥匙玩校”夏令营,结合游戏和教育,让教育更好玩,让更多的孩子在创造中寻找自己,在玩耍中爱上学习;2016年,池晓创办了好奇学习社区,希望探索基于通识教育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为中国孩子提供另一种教育选项。池晓在持续推动创造更多好玩的教育可能的实践,支持更多孩子通过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普及教育常识。


2009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环保公益领域从业16年,环境督导师。高瑞睿自小喜欢自然,大学期间加入环保社团,以及绿色龙江(现机构前身)。2014年起任机构负责人,设计并联合发起“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公益项目并执行至今,以大马哈鱼为切入点关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渔业,2019年该项目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先锋奖。2024年,高瑞睿推动发起“让渔民过上更美好生活”项目,支持渔民社区进行渔旅结合可持续发展探索。






彭志辉出生于湖南偏远乡村,自小爱阅读,并因受益于阅读走出乡村成为省城长沙的小学语文老师。教学中,她努力引导班级学生阅读,助力其成绩与素养双提升,2013年转型为专职阅读教师,助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2014 年,受人才引进至武汉东西湖区后,组建区域第一个儿童阅读推广名师工作室,2017年注册创建武汉市东西湖区毛毛虫儿童阅读指导中心,带领团队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合力开展儿童阅读公益推广活动。机构定位为一家专业从事儿童阅读研究及推广的民非,主要帮助0-12岁儿童特别留守、流动儿童阅读习惯养成,业务活动包括书香校园营造、亲子阅读引导、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等,助力儿童在最美的童年亲近好书,爱上阅读。


自2009年起开展教育公益工作,先后在内蒙古、北京支教,深度参与公益组织为中国而教“未来教育家”项目的创立,并担任教育发展总监;在浙江省致朴公益基金会担任项目总监。长期赋能乡村教师。2022年起,发起“育见”社区教育计划,致力于让社区教育行动者更有力量,推动更多乡村儿童获得高质量的社区教育。项目实施以来,已经支持了94名来自19个省/自治区的社区教育行动者。


阎璐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小猿专家组联合副主席,中国灵长类学分会理事,拥有16年一线保护项目管理和执行经验,致力于长臂猿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研究,注重科学研究和社区传统知识结合的工作方法。曾担任FFI中国灵长类保护项目负责人8年,策划和管理保护项目20多个,涉及10种受威胁灵长类。2015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云山保护,任机构执行主任。云山保护以长臂猿等旗舰物种为突破口,实现保护我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团队通过科学研究、科普宣教、推动当地社区成为保护的主要行动者,通过赋能把保护领导力带回社区。这些成果进而为政府的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的保护方法试点、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及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能力提升。阎璐期待带领云山保护团队为中国的濒危物种社区保护探索出新模式,向国内外的公众和媒体讲述中国特色的社区保护故事。

杨洁曾从事金融行业,2019年因家人罹患癌症转型投身安宁疗护事业。2021年,杨洁联合发起归元缓和(机构全称为北京归元健康服务发展中心),专注安宁疗护与生命教育。杨洁带领团队在医疗、教培、研究、倡导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推动安宁疗护标准化与人才培育,构建"医院-社区-居家"三级服务网络,为终末期患者及家庭提供身、心、社、灵全人照护,累计服务2194个家庭(截至2025年上半年)。


张翰敏,云南大理白族人。从小珍爱白族千百年来沉积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智慧。2012年,返回家乡创办了蓝续,与父老乡亲携手深耕家乡,以白族扎染为媒,通过非遗赋能、手艺新生、乡土教育等,开启对中国传统手艺价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致力于中国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张翰敏希望以扎染为媒,成为传统手艺和当代美学的连接者,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和可持续生活的实践者;蓝续使命是成为中国传统手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连接传统艺术和现代美学的桥梁,传递绿色、健康、分享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并分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智慧。

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周燕和先生在回到宁远县山区的故乡大元村,她被乡村的现状所戳痛,决心以社区艺术为工具,陪伴并助力孩子们成长。2019年,她正式推动成立了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10年来大元社扎根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大元村等4个乡村,致力于通过艺术教育与活动,创造人与人、人与环境的深度连接,打通“自然+生活+生命教育”的通道,激发个体潜能与社区内生力量。她创立的大元社积极探索“艺术赋能社区”模式,开创“选调生+主理人+艺术社群”可持续机制,已服务超14万名乡村儿童,有效吸引多方资源投入,形成广泛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