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事情,不论你是从事慈善也好,参与慈善也好,最基本的就是它是发自真心,慈善不能欺骗。慈善是人人可为。
这个社会最缺信任,最缺诚信,这是我们社会的稀缺资源。作为公益组织的负责人,我们最要紧的是要给社会带来信任,要让信用崩溃的土地上从我们手里建设出信任,这是我们公益机构的生命之根。因此,公益机构一定要坚守住道德底线,财务上也不能有任何问题。
创新是公益的立身之本。现在科技创新、市场创新推动社会创新,政府也有很多创新,公益行业的创新远远不够,非常滞后。实际上,我们要去研究社会,去发现社会问题,创新的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宣导社会、影响政府,公益的价值就一目了然。发现问题、研究创新、宣导影响,这是我20年以前在中国青基会提出的三句话。
为了创新,我们可以承担风险。政府不够创新是因为政府面对的是全体人民,好多政策比较滞后,所以它会选择平均主义。商业创新,风险也很大。所以,我们其实是用很小的投入和风险去进行社会创新。比如盖茨基金会,它的创新就是进入了科技领域,投资药品的研发,成功了大众受惠,失败了基金会承担风险,这就是美国常说的“风险慈善”。
需求导向、有效供给、追求效率,这是我们的经营之道。一个企业,如果发现它的产品有市场、有商机,这个企业就会攻城略地,冒着风险去扩张市场。在座各位有很多好的公益项目、服务、产品,不光一个社区需要,在中国的100个甚至1000个社区都需要,有这么大的市场空间让我们去发挥。所以,南都基金会正在搭建一个资源共享平台,帮助一些优秀的项目规模化扩张。
公司有股东会、董事会,公益组织有理事会、秘书处,也是决策权、管理权分离。所以,建好我们的团队,是追求卓越的NGO目标时一定要解决的。我们不能用压低员工薪酬来维持机构生存,这样反而制造了弱势群体。益宝计划的周玲和南都基金会去年调查发现,50%的公益机构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给员工买社保。大家想一想,也就是50%的公益组织是违法的,这些机构说是在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弱势群体,其实自己在制造社会问题、制造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