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银杏分享会 |求松 这些年我最大的财富

· 银杏分享会
他来自 玉树州关爱生命协会 他希望 用教育帮助牧区超龄失学青年重拾梦想 他说:没有人注定要被遗弃,只需要有人伸出手拉一把 他是求松

这些年,我收获的最大财富

尊敬的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叫求松,是2012届的银杏伙伴,来自青海玉树。 在我18、19岁那年,我听到一位牧民朋友去内地办事,由于语言不通,不识字,在城市里迷失了方向,想跟别人问路,但别人说什么他听不懂,他说什么别人听不懂,他说那种感觉就好像一头牦牛在人群中走动,非常痛苦与无助,而我听到有人把自己比喻成牦牛,使我很难受,这让我萌生了为他们办一所学校的愿望。 藏族至今仍有一部分保留着游牧的生活,因此在青海有一批因小时候放牧或家庭不重视文化知识,导致失学的超龄牧民子女,他们通常都已经16岁以上,一年除挖虫草的一个多月外,他们无所事事,到处闲逛,找不到工作,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贫困。 因此我勤奋学习,努力赚钱,直到2010年,创办了一所公益学校“利民学堂”,只要是符合16岁以上、超龄失学的牧民孩子,都是我们招收的对象,学校给他们教授文化知识、维生技能、品德教育,学校所有费用均靠社会捐助,孩子们在校期间所有费用全免。 记得学堂第一次招生时,就有人告诫我,你管不了这些孩子的,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但我不信。我知道他们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但他们不识字、没有技能、甚至找不到餐厅服务生的工作,更不用说创业了。如果可以,他们是最愿意找到方向,找到自我价值的一群人,但他们缺乏机会。“利民学堂”就要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和平台。   大家看这张图片中的第一位学生,之前是牧民,有一次去银行汇款因不会填单子,硬是在那坐了一个小时多,才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之后他来到利民学堂想学点东西,但结果没过几天,他跟老师闹别扭走掉了。几天之后,他又来申请,老师们商讨后就决定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之后他在学校的教育中,真的变了,现在的他因为成绩出色被选为带领新生的老师,他家乡的村委会多次聘请他为村委会商店的负责人,学校没有舍得给他放假,他也不舍得去,因为他想继续学习,将来成为更有能力的人。   大家再看这张图片上面中间的这位学生,由于他在家乡经常打架,被当地人称为“小霸王”。来到利民学堂后,老家的人背后说:如果他能成才,那世界上就没有不成才的人。然而现在,他自己不仅变得懂事有礼貌了,回到老家,还劝别人不能打架,要做好人。当地人看到了他的改变,对他赞不绝口。今年,他报了西北民族大学的自考大专。这种案例,在利民学堂比比皆是。 五年里,利民学堂从刚开始的20几个学生,到现在的每年200多个学生。孩子们从一字不识到现在自考大学,从外面闲逛到现在自主创业,从被老师管着,到现在老学生自觉带领新生学习,从接受别人帮助开始到现在成为志愿者去帮助别人……利民学堂已经一步步改变了很多牧区的孩子。   对于外界来说,藏区是落后的,神秘的,甚至原始的,大家对这里的孩子有很多想象,但当志愿者、游客们来到利民学堂,他们会被孩子们对梦想的坚持及礼貌所感动。 回想过去的几年,我自己也有了巨大的改变。曾经平平淡淡生活,现在承担起一份充满挑战的社会工作。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捡起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帮他们打破识字和技能的壁垒,没有人就要注定被遗弃,只需要有人伸出手拉一把。 我不知道终究会有多少人来到利民,从中受益,但我知道,我们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自己也感觉到无法言语的快乐,这是我最大的财富。谢谢!扎西德勒!

(活动现场摄影:丁沁)

所有文章
×

还剩一步!

确认邮件已发至你的邮箱。 请点击邮件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