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今天很感动,这个张瑞霖是香港社会企业的领军人,他创办的“黑暗中的对话”(香港),可以说是社会企业的经典。还有李楯老师,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长者。 (看了伙伴的演讲)大家知道我现在心中什么感觉吗?是一种发财的感觉。 我们做什么投资都有很大的风险,你要想有100倍的回报率,那个风险是非常高的。银杏伙伴成长计划是投资于人,是低风险、高回报。这个计划我算是创立人。一开始是有些机构要成立基金会,来问我能做什么,我就把银杏计划的设想告诉他们,跟他们说“现在我们太忙做不过来,这个计划非常好,投入少、回报高,对行业贡献大,你们做。”结果他们回去向他们的大佬汇报,大佬说我们不搞这个。那好,我就跟周庆治,就是我们南都的主要出资人说,“我有一个想法给某某说了,他们不感兴趣。”庆治说别人不干,我们自己干,所以就做起来了。 今天大家已经看到了30多个人,一批“毕业”的,还有刚刚入选的。那银杏伙伴是什么样的呢? 最近我接触比较多的几位,我让大家了解他们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王奕鸥现在是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位。去年“冰桶挑战”,就是奕鸥以她弱小的身躯来接这个棒,最后奕鸥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扛过来了。她现在正在筹备“病痛挑战基金会”,专门为罕见病领域的对象服务,罕见病非常非常需要这样一家基金会。 我今年去了孙恒那里,他是10届的。孙恒很对不起,我今年第一次去,其实是嘴馋吃他的桃子去了。到那一看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概,觉得这个真的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孙恒(的项目点)就是在六环外,他现在是做工人大学,为了让工人大学持续发展,又做了两个社会企业。一个是种桃子,这个桃子真好吃,我马上就定了一棵桃树。还有他把一些旧衣服回收再出售,在这样非常好。其中的一家已经有人准备对它进行风险投资。 前天安平公益传播奖,陆非又给了我一个惊喜。他办的NGOCN是一个公益的传播网站。这次安平奖总共是300多个作品,最后评了大概60个入围,NGOCN报了12个项目,入选了6个。这么一个草根的公益传播平台,说明他们的作品是非常的有水平的,我非常高兴。 两天之前,我们在评景行计划的机构。我们的银杏伙伴向春申请了这个资助,这是一个(针对)机构发展的计划,比银杏的规模要大。七个机构,他是最后一个陈述,最后五个评委合议,一秒钟就通过了,是秒过。 (说这些)说明我们能看到,(银杏计划)这个项目的投入、产出,它对我们社会的贡献,对我们行业的贡献,大家能看得见。 去年我们感觉到,银杏伙伴这个项目影响力越来越大了。那么伙伴的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我们感觉到这个计划呢,南都基金会装不住了,hold不住了。怎么办呢?放出去,独立。 后来碰到一个社会投资家,他说你们南都基金会不愧是一批投资家做的,你们这个就是一个拆分上市嘛。我说太对了,分拆上市了以后,那不是市场就来买单了嘛。以后市场买不买单,股票的行情涨还是落,这个就是你们(银杏基金会)的事了。 上一次我也讲到银杏伙伴放飞,上一次还是我的主场,今天不是我的主场了,今天是银杏基金会的主场,我是一个客人了。我只是和银杏基金会有合作关系。那么银杏伙伴们,这一年来热情非常高。他们更加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责任了,大家看过去好像我是被你们管理的,我是被南都基金会资助的,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你们的机构了,你们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让自己发展得更好,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你们不管是就你们机构的发展,承担你们机构发展的责任,你们还背负着行业对你们的期望,你们要背负这样的责任,来引领和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银杏基金会是由五个方面共同发起的,南都基金会、银杏伙伴群体、敦和基金会、心平基金会,还有人民大学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好多伙伴们出国考察是由心平基金会资助的。敦和基金会去年给银杏伙伴捐了800万,原来捐到南都,现在全部都转到了银杏基金会。 除了南都基金会要承担自己的承诺,每年必须给的资助多少钱要给,银杏基金会得要来报告,你干的活怎么样,然后呢,还要向其他的机构能够争取更多的资源。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机构盯着他们(银杏基金会),要给资源。因为这个群体,他们看到中国公益的未来和希望。 那么这个银杏基金会现在的理事会有四位是银杏伙伴推选的,以后还要增加,南都基金会的席位要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