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朴河
个人介绍
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经济学博士期间,不能接受经济效用论对生活和视野的主宰,也结识一批公益界人士,从而放弃经济学投入公益界。曾在绿色和平、绿根力量工作,发起中国保护河流网络,担任上海热爱家园理事,香港社区伙伴顾问。2004年底离开北京,以志愿者身份扎根云南乡村参与维权和社区营造; 2013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后,继续个体生活/社区探索和独立行动研究。
通过建设一个立足乡村社区的公共创新空间及行动和教育基地,连接、融合不同民间行动者,如公益伙伴、返乡青年及生态农人、简朴生活探索者、环保消费者等社会创新力量,以实现公民社会与乡民社群之间的真正沟通连接、人与自然生态及万物之间的和谐互动及社会集体意识的创新发展。同时探索公益行动者的身心灵成长及自我更新,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及本土野生資源的保护。
未来展望
1. 经由社区创新,乡人逐渐建立享有“内生自发”的可持续生活模式:生态野生食材和手作品及有机农耕模式不再只是面向外界的“资源/产品”,而是被内化于农家“小而美”的温暖生活及情感理念诉求、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
2. 公益伙伴身心灵成长学习网络稳步发展,成员达30-50人,课件及体系开始向外推广。
3. 个体生命探索与以上两者真正实现融合贯通。
未来展望
1. 经由社区创新,乡人逐渐建立享有“内生自发”的可持续生活模式:生态野生食材和手作品及有机农耕模式不再只是面向外界的“资源/产品”,而是被内化于农家“小而美”的温暖生活及情感理念诉求、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
2. 公益伙伴身心灵成长学习网络稳步发展,成员达30-50人,课件及体系开始向外推广。
3. 个体生命探索与以上两者真正实现融合贯通。